9月18日,公安部网安局公布的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中,“上海公安机关侦破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”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据通报,2025年5月,部分网民针对某国家队跳水运动员蓄意实施侮辱、诽谤行为,犯罪嫌疑人通过某短视频平台账号,持续发布大量谣言信息及恶意“拉踩”视频;更有甚者,部分犯罪嫌疑人滥用AI技术批量编辑制作虚假谣言视频,对运动员名誉权造成严重侵害。
事实上,近年来已有多位国家队运动员长期受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困扰。这些发源于网络平台的恶意攻击、侮辱谩骂、极端言论,乃至直接侵入运动员个人生活空间的极端“饭圈”行为,正持续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2023年,国乒选手樊振东就曾在微博发文提及,有女粉丝非法获取其入驻酒店的房卡后,IM电竞,IM电竞官网,IM电竞注册,电竞投注平台,电竞博彩,英雄联盟竞猜多次擅自进入其房间,严重骚扰其正常休息与训练生活。
从表现形式来看,近年来国内体育圈滋生的极端“饭圈”,不仅盲目复制移植东亚娱乐追星文化的不良模式,还与快速传播的社交媒体深度绑定,形成了更具破坏性的传播链条。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期,运动员更多是体育竞技的核心参与载体,媒体对运动员的评价也始终聚焦于比赛成绩与赛场拼搏精神,评价维度客观且单一;而随着互联网生态的发展,社交媒体虽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大的人设塑造与个人IP展示舞台,却也为极端“饭圈”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。
值得关注的是,就在公安部公布典型案例的同一日——9月18日,上海市体育局同步发布《关于畸形体育饭圈文化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倡议书》。倡议书中明确倡导,广大网友应共同守护体育领域的纯粹净土,让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不被恶意言论遮蔽,让竞技体育的荣耀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得到真诚喝彩与恒久传扬,为体育事业发展凝聚正向力量。
从行业背景来看,随着“苏超”等新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化推进,通过体育比赛拉动区域经济、打造新型消费场景的成功案例已层出不穷。如今一些热门体育比赛场次门票价格甚至被炒至堪比演唱会的水平,足见体育产业的市场潜力。对体育产业而言,“有粉丝才有商业活力”是客观规律,但当前行业存在一个突出问题:相较于乒乓球、跳水等部分优势体育项目,很多体育项目的商业化开发程度明显滞后。即便是被大众盛赞为“国球”的乒乓球,此前也一度面临商业化程度过低、产业价值未充分释放的问题。
公众对某一体育赛事的热爱,不应仅局限于对单一运动员个人或某支球队的盲目追捧,更需要通过培育良性体育文化引导粉丝群体,让粉丝读懂比赛规则、理解竞技体育“尊重对手、尊重规则、尊重体育精神”的核心内涵。
当体育商业化链条实现“粉丝热情—商业价值—项目发展”的良性运转,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体育事业、更多观众关注体育赛事,实现体育产业化与运动项目本身的协同发展。毕竟,竞技体育需要的是为运动员赛场拼搏喝彩的掌声,而非越界扰民、充满戾气的喧嚣。